250326 台灣泡麵競爭力

台灣泡麵越吃越空虛,泡麵越來越吃不飽,以前最常吃"味味麵",現在一包吃不飽。以前沒仔細看,原來味味麵在不同通路,包裝重量是不一樣的,有75g也有85g的,當然單價不同。全聯通常是65元/包,平均單包要價13元,確實不能說貴。但是平均17.3/100g的單位價格,對比進口貨......

來看出錢一丁,之前買99元/5包,現在漲價到119/5,單包約莫20-23.5元,而出錢一丁香港進口一包就剛好100g,所以20-23.5/100g單位價格。

再看看韓國安城湯麵,目前入手價格249-319元/12包,單包約莫20.75-26.58元,但是重量可是125g,所以單位價格落在16.6-21.264/100g。

總結份量,如果只吃一包"味味麵"當正餐,我還吃不飽。吃兩包又太多。可能台灣泡麵是主打宵夜市場,不是給消費者吃飽,而是讓你吃巧的。

其實可以看到台灣泡麵單價有時候超越韓國進口,進口泡麵來台扣關稅後的售價竟然和國產品相當,這真的令人匪夷所思,台灣泡麵以價格來說根本沒有競爭力,這也能解釋台灣泡麵無法外銷到他國,就算台灣人覺得再好吃,加上台幣貶值速度不夠快,出口的價格沒競爭力,台灣泡麵是要賣給誰?僑胞解饞嗎?

250324 大樓管理費與包裹收發量

通膨越演越烈,開始有個聲音在討論大樓管理費是否該調漲,其實大樓管理費用不足,通常都會先從節流開始,舉凡游泳池關閉、夜班管理員取消、假日管理員取消之類,不過想提提看如何開源。

其實每次看到自己住的社區管理室的地板、貨架時常堆滿收送的貨物,台灣的線上購物有夠發達,但是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想過,這些物業管理員花了太多時間在幫忙收發物件,這真的是他應該做的嗎?物業不是應該管理社區安全、交通尖峰時間,停車場出入口指揮、定期巡視地下室、周邊門禁、打掃環境、垃圾處理、電梯出問題要通報、維修公共設施、大小供電維修保養之類,但是現在幾乎主業就是收發包裹,這根本匪夷所思。

我有個提議,不妨一聽

可以採取收發包裹費用化,總有人收多收少,我們對於基本每戶都採取每月30件包裹收發總量,超量的採取每件十元收費,反正現在社區多有APP可以統計收發量,無論收件退貨都收取,而且如果晚一天取件,也可以加收十元管理費,當然平信不能計算在內。

這樣應該減低收發室包裹的不當使用量。

250301 豐田章男@GR Garage開幕式

今天台灣TOYOTA和泰汽車正式成立GR GARAGE的記者會上,豐田章男親自現身,並且駕駛改裝版本的GR YARIS親在下場甩了好幾圈,這不僅僅是位高齡68歲賽車手的炫技,更代表台灣TOYOTA想藉此推廣賽車運動的企圖心。

豐田汽車的成功並不是靠賽車運動,或許會說當年WRC豐田可是很強的,可是到F1其實根本不怎樣,日本賽車的龍頭絕對是本田,而本田的強是來自本田宗一郎的偏執,本田對於引擎科技的執著,勇敢挑戰過去日本人不敢做的賽車運動,進而成功達到顛峰。可是回頭看看現在的本田,根本就是一間休旅車廠,完全沒有過去的傲氣,Type-R車款少的可憐。甚至可以說是英國本田在開發Civic Type-R,日本本田已經不再有過去的使命感。反觀豐田,因為豐田管理使得產品品質穩定,省油,逐步走向世界第一的汽車大廠。近年汽車銷售變的單調,車廠競相生產休旅車,然而休旅車似乎不怎麼帥!豐田章男看到的是要思考如何讓餅做大,畢竟豐田已經世界第一的銷售量,豐田章男看到年輕人對於賽車運動似乎熱情退卻,畢竟賽車是很燒錢的運動,但是又有多少男孩子不喜歡車子呢?小時候誰沒有過幾輛火柴盒小汽車,其中幾輛肯定是保時捷、法拉利、藍寶堅尼之類的跑車吧!豐田章男就是想要勾起消費者對於賽車的熱情,進而動起買一台車的念頭。

豐田章男以身作則,自己跳下來開賽車,一把年紀了開F1是不可能的,中年人適合的是耐力運動,賽車中最需要耐力的應該就是Lemans 24。堂堂豐田社長自己跳下去開賽車,在現在企業經營上根本離經叛道,畢竟賽車有危險,如果出了事情企業誰接班?不過豐田章男還是下場出賽。這件事情就暗示了有個喜愛賽車的社長,豐田怎麼可能做不了好車呢?豐田章男就是要給人這個印象。

而豐田確實開始製造跑車,2012年GT86開始,豐田開始認真思考製造小型跑車,借用漫畫捧紅的AE86之名,開始有了2.0雙門後驅NA小跑車,接下來維持直六的Supra,這些有傳承意味車款的推出後,GR Yaris這款瘋狂小鋼炮的問世,1.6升卻榨出268匹馬力的三缸引擎,確實是款瘋癲之作。隨著新款GR86推出,GR86、GR Yaris、GR Supra這三款車組成台灣的GR Sport的基礎。

而且他企業經營也相當有一套,前幾年就說燃油車會轉為油電車,電動車不會主宰未來的汽車業,當時被人酸"是豐田沒有電動車技術才會講出這樣的話",但是2025年看來,油電車似乎才是能帶領人類前進下一個十年的選擇。

不得不說燃油車式微的今天,豐田章男憑藉自己的力量不僅僅拉動豐田汽車,甚至拉上整個日本汽車,還破天荒和韓國現代汽車一起合作辦起Festival,絕對要肯定豐田章男是現在燃油車界最具影響力,也最有行動力的企業領導人。

台灣賽車運動是小眾中的小眾,而和泰汽車藉由舉辦Altis統規賽也是想要推廣賽車運動,雖然冠名GR,但是Altis實在是不像賽車,車手開起來比當年龍潭TIS賽車場的Civic感覺起來還要無力,希望下一屆可以使用真GR車款來舉辦GR86統規賽,這樣才能算得上是賽車運動。

250320 房地產是正確的投資標的嗎?

來討論房地產是正確的投資標的嗎?

先說結論

投資有長期/短期,長期指的是十年以上,短期我認為三年以下

長期,房地產在經濟長期成長下,絕對是好的投資標的

短期,現在(2025年)是考慮蛋黃區的時候。蛋殼還是放手吧。

------------------------------------------------------------------------------------------------------

台灣在過去都維持著2%上下的通膨率,房地產在經濟成長的社會/國家,而通膨必定會持續發生,累積幾年下,以最保守2%來計算,房地產36年後會有兩倍的房價。這是最最最保守的計算,大家回頭看看36年前到今天的房價是漲了幾倍?可以參考信義房屋季指數圖這只涵蓋20年

所以房地產在經濟持續成長下,肯定上漲。如果要長期投資,房地產絕對是正確的投資,剩下的問題投資人是否覺得投資效益贏過股票、債券、基金...等其他投資標的。

但是仔細看看信義的圖表,其實"短期"指的就是三五年左右,那指數線還是有下跌的,曲線並非永遠向上,其實這也很合理,君不見最近蛋價也下跌,一度跌破30/斤了,但是沒有跌到五年前的21元/斤,甚至10年前的19/斤的價格。這就類似短線確實是低於近期高點,但是卻沒有到歷史低點。這些小波動也造就房地產並非適合短期投資的理由。

那現在適合短線投資嗎?

政府在2023/7/1開始禁止預售屋換約當下,其實短線投資客基本上都消失了,因為少了可以換約賣出的彈性。禁令一開始預售屋就不再有投資客。但是當時同步推出"新青安政策",造成市場火熱,年輕人瘋狂搶購中古屋,為的就是40年房貸和五年寬限期。造成整個房市大漲,因為恐慌FOMO,再次推升預售屋的銷售,也就是說就算不能換約,消費者還是瘋狂追價搶購預售屋,當時我想有些投資客又進場了。

到了2024年九月,央行因為銀行沒錢借出給房地產,"919金龍海嘯",市場終於冷靜下來,投資客想要變現也不容易,大家開始思考到底該漲該跌。事實上蛋殼區的物件,還是放手吧。沒上車的就別買了,已經上車的投資客可以考慮少賺點,更慘的就虧點錢趕快脫手。

但是回過頭看蛋黃區好物件,低迷時候要做什麼?可以想想所謂的"回防雙北"這句話。我幫你翻譯翻譯,這裡所謂"雙北"指的是台北市+新北一環,而新北一環就是板橋、中和、永和、三重、新店,這幾個區域。大家可以想為什麼是這五個區,因為市場就告訴你,這五個區在實價登錄上明明白白的告訴你他們的新成屋已經陸陸續續以單坪100萬的價格在成交了。

這就告訴大家如果這些區域有好物件還是值得出手的。而在房價高漲時期,好物件縱然有釋出,市場是絕對是秒殺,但是市況低迷的2025年,要買房的人無論是自住客還是投資客,都可以好整以暇地慢慢看、慢慢比,挑到心中最喜歡的房子。少了FOMO氣氛,看房更舒服,價格也更平實。甚至還可以殺價。

總結,房市低迷的這時候才是最好的購屋時機, 但是記得挑蛋黃區,無論你是自住還是投資。





250311 雙北好房子的指標

這些年也看了不少房子,有預售有成屋,不過好房子的標準其實不外乎幾個條件,當然地點是第一指標,可是除了Location之外,房屋本身是否有好壞的標準,我今天就想來聊一聊。

我這些年看的房子當然多是以雙北為主,所以也會針對雙北的標準來說

1. 新房子

    所謂新房子在這裡指的當然是越新越好,不過還是可以放寬標準到15年內的房子,畢竟大家都知道921地震之後的房子才是被規範過的,而規範完善後才核發建照的差不多在SARS之後,所以抓個15年也就是2009年之後左右應該很穩了。

2. 高樓層

    高樓層絕對是指標,現在都市高樓林立,如果棟距太窄,想要有採光勢必要高樓層,這是無庸置疑的。至於要多高,我認為現今主流50m的高樓,多數都在12~15樓左右,我認為11樓以上是可以考慮的。當然如果要追求更高樓層,那肯定更稀缺,如果有20樓當然更理想,只不過可遇不可求。另外考量一下台灣雲梯車高度,我想太高可能還是怕怕的,大家自己衡量。

3. 座向 & 採光

    這一點其實是好房子中最難達到的,畢竟在小房當道的今天,朝東南西北是先搶先贏的。其實大家都知道房子最好是座北朝南,但是原因?如果冬天時窗戶朝南,最大優點是可以從早到晚都有機會照到太陽光,從早上東南到傍晚西南的陽光,讓房間溫暖;而夏天太陽落下方位在正西,可以閃過直射的西曬。所以座北朝南當然是最理想。但是現在除非買豪宅大概不太可能有三面採光,那在兩面採光的情況下,高樓層雙面採光一面朝南一面朝東可能是最理想了。

4. 格局 

    剛剛在座向已經提到了採光,而採光其實和格局有點相關,三面採光可遇不可求,單面採光,根本不配稱為好房子,暗廳不說,廁所,廚房沒機會同時開窗。所以回到兩面採光的情況,建商通常會把建案的四角留給大坪數,也就是三房、四房,所以想要兩房雙面採光也是稀缺物件。雙面採光後,每個房間都要有窗,保守一點,開放式廚房讓客廳有間接採光,這樣應該夠理想了。

5. 廚房

    獨立廚房非必須,但是有防火門的瓦斯爐則是最好的產品,但是為了間接採光,我想可以犧牲掉獨立廚房。有了瓦斯爐,當然瓦斯熱水器是必要的。

6. 衛浴廁所

    廁所其實兩衛是首選,但是寸土寸金,一衛也可,但是"塞在滾"的時候你可能就不會這想,所以1.5衛才是最佳首選(0.5衛指的是只有馬桶水槽而無淋浴間的廁所)。另外廁所開窗絕對是好房必要指標,不用討論。

7. 車位

    這點也不用討論,坡道平面車位絕對是好房子指標,除非你很靠捷運站,完全靠大眾運輸通勤,不然坡平第一優先。只不過這會和基地大小有關,大基地很難有兩房角間,而小基地很難有坡平車位,眼看著機械升降再配機械車位,更慘的還有倉儲車位,真的兩難。

8. 大小

    有錢誰不要大房子,問題是這是自住的想法,投資則不是越大越好,投資是越多人想買越好,小房子絕對是投資首選,但是太小到套房又是另外的情況,所以大小還是以兩房1.5衛為投資自住首選。如果要大房子,買兩戶來打通比一戶大坪數來得好。

9. 建商

    我把建商排最後,原因是好建商偶爾也有遇到需要維修,爛建商也有蓋出好房子,好建商用料好,所以單價往往較高,用C/P來算絕對不划算。網路上有Tier1的建商,大家自己去查吧。

總結雙北好房子

首選 

    兩房1.5衛 朝南&朝東雙面採光 坡道平面車位 廁所有窗備有瓦斯爐廚具 11樓以上的新房

次選 

    就是荷包深度決定你能犧牲上述任何項目的來做決定了。

不過總而言之以上這些都比不過Location,Location還是決定房子的第一指標


舉幾個例子

1. 大昌建設旗下儷堤珍寶

其中A2戶型格局採光雙陽台都非常不錯,看格局絕對符合上述標準。



但是最高只到八樓且緊鄰新北環快高架,離捷運站頗遠,車道出口的巷子一邊還是死巷另一頭還只能右轉。這和第一指標Location相背,再考慮第二個。

2. 久泰建設旗下双捷一品

其中A/E戶型是是1+1房型且可以做出1.5衛的角間,

這案子圖上雖然僅規劃一套衛浴,但是建商在主臥室其實還可以規劃0.5套,是相當少有的設計。A戶型採光面朝南&東,更是少有。而最重要的Location,距離中和景安站不到400米,我想這會是比前述更好的選擇。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