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陸續注意到一現象"小吃點倒閉潮",其中有很多都是開了多年的老店,並非生意不好的新開業店面,這現象其實2024年就陸續有這現象。就我印象,板橋埔墘鹹粥店、牛肉麵店,陸續關門。而這現象也不是僅僅只發生在我居住的板橋,台大公館商圈,西門町排骨店都有類似情況。老店做不下去。
老店通常經營者也是長輩,年紀大了、退休金也存夠了,肯定會想退休。房子如果不是自有,後代子女沒有人想要接手,實在是不想再幫房東打工,退休是必然。另外一個就是外部因素,老店基本上在沒有大規模下,兩老應該都可以自己扛下,頂多再請個兼差的幫手來顧店,問題就出在這兼差的幫手越來越難找,小吃店精打細算,頂多出個基本薪資,2025年時薪來到190,其實用這薪水是請不到人來做吃的,兩頭班,廚房沒冷氣,六日還要上工,沒有迫切缺錢,年輕人我不相信願意幹,看看藏壽司有冷氣吹,時薪來到198~270,兩相一比較,誰要去小吃店。再看看月薪,壽司郎起跳37k,有些區域是40k起跳,想想工作環境和所得,還是去迴轉壽司店好了。
反觀小吃攤,兩老請不到人,只能咬牙苦撐,現在都六七十了,手腕痛了,腰也挺不直,是該想想下一步了,沒想到狀況又來,電費漲漲漲,雞蛋最近降了,豬肉到是因為外銷新加坡、菲律賓也暴漲,看起來物價飛漲的情況沒有停止。立委擋下千億撥補,看起來今年台電漲價可期,勢必又要來一次便當漲十元。可是漲價後,消費者可能不買單啊,質疑憑什麼漲價,直接不消費,這是可以預見的情況。老闆這時乾脆跟老伴說,我們退休吧。我看到的就是雞排店老闆夫妻退休、燒臘店停業。
一間餐廳人事薪水、食材、房租、水電瓦斯,基本上這四樣大概就是最主要的支出。一間店如果自家三人經營,一人沒賺個40k似乎說不過去,畢竟壽司郎都40k了,人事費用算120k。房租三五萬都有可能,接下來就是食材成本,通常便當,小吃食材成本會抓高一點就算3成70k吧。剩下水電算個一萬吧,這樣估一下120k+30k+70k+10k,一間店月營業額230k,以每月工作25天計算,平均一天營業額需要9k左右,每周只休息一天;以每月工作20天計算,平均一天營業額需要11.5k左右,周休二日。其實看起來似乎不難達成,可問題是,都自己開店了,怎麼可能只拚四萬月薪,當然是加碼拚下去,這時候就是兩難,老闆年紀大了,下一代不肯接手,因為外面給別人請比較輕鬆。老闆轉念做身體健康,下場就是幫房東打工,那還不如退休去。
我認為在不久的將來只會有更多店面關門,估計店面空置率只會高不會低,未來人事薪水、食材、房租、水電瓦斯,只有房租有機會占比持續下降,畢竟供需失衡,房東降價求店面出租,但是四樣成本只有一樣下降,未來小吃店還是只會少不會多。大家以後除非自己下廚,不然就多賺點錢讓小吃店老闆活下去,也讓自己活下去。